pexels-shvets-production-7176325.jpg

同理心與同情心的差異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認真推敲過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的確很容易混為一談;這兩個詞看似只差一個字,但細究並在生活中觀察之後就會發現兩者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天差地遠。

 

同理心的「理」,意思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而站在對方的立場大多可以透過換位思考或過去經驗試著從對方的觀點看待人事物,即使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同理心的出發點的確令被同理的人感到比較安慰。

 

同情心的「情」,重點會放在「情緒」;不像同理心一樣有換位思考,同情心仍站在自己的角度,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出去的時候,他會覺得這個人「應該」會有或要有什麼樣的情緒,甚至當對方沒有產生自己認為應該產生的情緒的時候,同情心過剩的人還會覺得對方幹嘛壓抑自己或是縱容別人欺負自己,若太過嚴重會到「代替別人產生情緒」的地步。

 

即使兩者都出於好意,但摻雜過多個人情感的共情可能會讓人感到負擔。

 

例如:今天有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扶養兒子二十年,而兒子長大之後卻對媽媽不聞不問,只提供基本生活費,不過媽媽本人倒是看得很坦然,一點也不生氣。

 

有同理心的人對於自己不了解的狀況,會先傾聽對方說了什麼並去試著理解為何對方會有這樣的反應,可能會說:「這二十年以來感到很辛苦的時候從兒子身上獲得了勇氣,因為兒子才能走過這二十年的艱苦時光,即使兒子後來做了不一樣的選擇也尊重他,對於實踐自己價值觀的自己心裡覺得很舒坦對吧。」

 

有同情心的人即使聽了對方的說法,但如果對方的反應不如自己預期,可能會說:「你好可憐啊,做了這麼多最後卻被這樣對待,如果是我一定受不了,你怎麼可以不生氣?」對於對方沒有跟自己一樣「正常」的情緒會感到忿忿不平,就好像如果對方不生氣的話就縱容了做壞事的人,這樣做壞事的人不知悔改甚至越來越多,最後可能波及到的就是自己,所以一定要懲奸除惡!

 

至於好與壞的標準?由社會眼光訂!

 

同理可以讓人感覺被看見,同情卻只想讓人看見自己。

 

所以當出發點是自己時,大多展現的是同情心;當出發點是對方時,大多展現的是同理心,畢竟當我們被關心的時候,一定是完整的自己被接受的時候最感動嘛。

圖片來源:pexel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n 的頭像
    Erin

    露宿豐餐| 花藝x美食x旅遊x文字x生活日記

    E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